新一代茶人正以他們的方式守護西湖龍井
3月21日,連續下了幾天春雨的杭城終于轉晴,西湖龍井正式拉開全面開采的序幕。清晨5點,翁家山村茶農翁麒麟家就熱鬧起來。10個采茶女工背上背簍穿好防水蓑衣往山上走去。炒茶工阿香把炒茶鍋搬出來擦洗一番,只等第一批采茶工背著茶葉子歸來。上午9點左右,翁麒麟和老伴把水果、瓜子等端到院子的小桌上?!耙粫?,應該會有客人來了?!蔽眺梓胝f,在西湖龍井開采期間,每天都會有茶商來洽談和收茶。
“明前茶,貴如油?!焙臀眺梓胍粯?,西湖龍井核心產區168平方公里茶園的茶農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收獲季節。
遷徙 采茶工從各地蜂擁而來,20天賺一年的錢,比往年更好招
63歲的衢州開化人阿梅爬起山來如走平地一樣穩健,“我從小長在山里,家里有茶園,采了二十多年了。你看,要挑2厘米長以上的,采的時候摘一芽兩葉,多余的葉子都別要?!卑⒚纺托牡亟o記者演示,阿梅在開化老家有兩畝龍井茶園,“和西湖龍井沒法比,都是直接賣茶葉子,一斤最多能20塊錢。一年下來賺個兩三千元,我來龍井采二十天茶就能賺回來。既能出來玩又可以賺錢,家里人都支持?!?
在西湖龍井的茶園里,采茶人向來是一道獨特的風景。據不完全統計,每年三月份中旬左右,幾萬名采茶工拖著大包小包行李住進茶農家,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采茶工作?!八奈迨畾q到六十幾歲的女工居多,主要來自衢州、江西、安徽這些地方?!辈柁r老徐說,僅翁家村一個村,就住著1000個采茶人?!艾F在招工比以前好招很多。不少外省采茶工也想順便來杭州旅游一下?!?
開支 五畝茶田成本開支6萬元,炒茶工最貴
采茶人采摘回嫩葉,兩小時后就要進入炒茶環節。當天采摘的茶葉子,無論多晚必須炒完?!叭挚慈~,七分靠炒”。西湖龍井的光滑扁形,鮮爽高香,靠的全是炒茶人的手上功夫。近年來,隨著茶農們年歲已高,炒茶技藝的傳承也早已提上日程。
65歲的翁麒麟有五畝茶田,生在茶農之家,從小耳濡目染,七八歲開始采茶,十幾歲學會炒茶。雖然殺青已有機器輔助,但最講究火候的輝鍋還是靠手工完成?!白?、抖、搭、拓、捺、推、扣、甩、磨、壓。 炒茶沒有什么訣竅,都是在高溫鍋里一點點摸索出來的?!蔽眺梓胝f。
“從小看我爸炒茶,雙手在近兩百度的鍋里摸來摸去,手指、胳膊肘經常被燙出水泡?!蔽眺梓肱畠盒∥贪辇埦汩L大,但她幾乎沒有采過茶,更不會炒茶?!安刹瓒际枪蛶凸?,炒茶更不要她學了,手弄得多難看?!彪S著年歲漸長,2012年起,翁麒麟開始請炒茶工來幫忙,自己站在一邊指導一下。
“這個手藝,總是要傳下去的?,F在有不少人愿意學這門技術?!苯陙?,隨著老一輩炒茶王年邁,炒茶工成了香餑餑,許多人開始學習炒茶技藝?!俺床枰粋€月工資有1萬塊,忙完正好回老家農忙,一點也不耽誤?!?0歲的安徽炒茶人陳莉說。
除了采茶工、炒茶工,翁麒麟還請了一個園丁常年住在家里,日常給茶樹做養護。他算了一筆賬,包括人工費、養護材料費等,一年種茶的成本花費約6萬元。
傳承 新一代茶農用自己的方式守護“祖產”
事實上,現在西湖龍井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已發展得非常成熟,因而談及傳承,翁麒麟表示樂觀:“我還能再干十來年,等走不動的時候,孩子自然就會接班了?!钡恢赖氖?,早在半個月前,女兒小翁已經在朋友圈為自己家的茶葉做起了宣傳,接受朋友們的預訂。
80后阿昊是土生土長的龍井村人,大學畢業后,他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合伙人?!褒埦宓拿髑安柘騺聿怀钯u,之前幾年我朋友圈都很少宣傳?!钡衲?,他卻為了明前茶而忙碌?!坝袀€做文創的朋友想從文化產業角度來推介龍井茶,找我合作,精心設計包裝,聯合推出一個獨創性的品牌?!卑㈥徽f,雖然他爸爸不知道兒子做這件事的意義何在,但是仍然十分欣慰。
和小翁、阿昊一樣,“茶農”的后代們雖然沒有繼承父輩種茶、炒茶的技藝,但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維護和傳承著。
“靠山吃山,靠茶吃茶?!蔽骱埦歇{峰、龍井、云棲、虎跑、梅家塢五個核心產區,如今已成為杭州的“金名片”。天下茶商不遠千里、追本溯源,只為一罐正宗的明前龍井茶。北京茶商小敏已經連續三年去龍井村買茶,“頂級的西湖龍井太稀少了,無法固定茶源,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最正宗的?!?
蒙頂山茶葉交易所http://www.ffango.com/

相關閱讀
- 暫無相關閱讀